<
砥砺拼搏创辉煌 不忘初心向前进
1980—2020
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周年成就展
文化建设篇
魅力元江·包容开放
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,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,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,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文化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,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。坚持和发展平等、团结、互助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,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,改革创新、互联互通、包容开放,让“三个离不开”“五个认同”思想深入人心,全面构筑起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。
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
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“24字人知人晓工程”。
深入推进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建设,“道德模范”“元江好人”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。
全县共荣获全国文明单位1个,全国文明村1个,省市县三级文明单位56个、文明村41个、文明校园17个、文明家庭15户。
▲全国文明村——石脚地
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建设试点工作,“学雷锋”志愿服务活动蔚然成风。
大力开展移风易俗,乡风文明建设焕发新气象,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加强。
开展新时代“十星级文明户”评选活动,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,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。
深入开展“自强、诚信、感恩”主题实践活动,大力宣传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、诚实守信、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。
文化事业蓬勃发展
元江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,孕育了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,金芒果文化旅游节、哈尼十月年、彝族火把节、傣族花街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成为元江外宣新名片。
1995年荣获“全国文化模范县”称号。
哈尼族“棕扇舞”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棕扇舞
彝族“阿哩”。
▲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彝族“阿哩”
傣族“狮子舞”和“塔朗哈尼生态保护区”被列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,《棕魂》获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。
▲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——傣族“狮子舞”
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推进全县图书馆、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。
▲总分馆授牌仪式
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,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形成。乡镇(街道)文化馆站实现全覆盖,“两馆一站”全面“零门槛”免费开放。
▲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
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丰富。
▲傣族舞蹈《跳南嘎》
加强文化文物保护。
▲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和才故居
▲讨蒋自卫军建军旧址
加大文化产业扶持,进一步推进了元江文艺文化的繁荣发展。
▲傣族刺绣
▲民族传统技艺——根雕
民族团结融合发展
严格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、宗教政策,结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和两个华侨农场撤并工作,做好民族团结融合和侨务工作,巩固提升平等、团结、互助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,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。
始终坚持以政治引领民族团结,将党建融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中。
多渠道大力培养、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。
▲民族刺绣培训
大力实施“十百千万”示范创建工程,建设了一批有特色、产业强、环境好、民富村美人和谐的民族特色村寨。
▲哈尼族村落
▲彝族村落
▲傣族村落
建成4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,1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,10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,23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,14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(家庭),184个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(家庭)。
▲民族传统村落——坡垤村
▲民族团结进村寨
来源:县委宣传部
邮箱:498648328@qq.com
QQ:498648328
地址: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古阳镇老塘坊
扫我!了解更多
SCAN ME !
地址: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古阳镇老塘坊 电话:13135098598 邮箱:498648328@qq.com
古丈县小蜜蜂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 湘ICP备19002032号-2